当前位置:首页/新书资讯

书摘 | 27年跑了地球11圈——莫富元的邮递梦想

发布时间: 2023-03-06 作者: 来源: [关闭] [打印]

莫富元,1979年生, 28年来在邮路上行走44万公里,服务用户1000多万人次,始终保持“零失误”和“零投诉”的骄傲业绩,获得各种表彰28次,2010年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,2010年获贵州省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,2013年被评为“龙里县十大年度人物”,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。

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,贵州省龙里县城西段片区邮递员。

《十年,二十人——黔行中国梦》章节试读

 27年跑了地球11圈 

——莫富元的邮递梦想

文:蒲亚南

“从前的日子很慢,车、马、邮件都慢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……”这首《从前慢》,应该是邮政行业的最好代言。千言万语,比不过我对你用心。通讯不发达的年代,邮递员能够带来远方亲友的消息,是传递祝福与惦念的纽带,曾是多少个家庭天天翘首等待的人。

莫富元是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邮政局的一位邮递员,他干了27年,依然坚守投递岗位。他在邮路上行走的里程能绕行地球11圈多,服务用户1000多万人次,始终保持“零失误”和“零投诉”的骄傲业绩。27年来,莫富元获得各种表彰28次,2020年11月,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。

从贵州黔南龙里县的农村青年,到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全国劳动模范,很多人说莫富元的人生很励志。可他深知,不平凡之路都是用平凡的双脚一步步走出来的。他把最美的青春年华挥洒在心爱的邮路上,这条邮路在他的汗水浇灌之下闪闪发光。

老班长激活了邮递梦想

今年45岁的莫富元,出生在龙里县平西村。1991年,莫富元13岁。那时他的哥哥在北京的中央民族学院读大学,每隔段时间就写信回家,讲述在北京的见闻,介绍学习的事情。哥哥的来信多了,莫富元由此也渐渐对邮政工作产生兴趣。每当看见邮局投递员大哥送信到家里,都非常高兴和激动,当时就萌生了要成为一名邮递员的念头。在莫富元的眼中,邮递员这个工作特别有意义,它可以拉近人和人的距离,能送来希望,送来期盼。当时,经常给家里送信的投递员名叫陈建,也是后来莫富元开始邮递工作的老班长,那时年轻的莫富元就经常跟陈建说:“以后你们要是招人,把我也招进去。”

说到做到,1995年,还在读高一的莫富元了解到龙里县邮政局正在招投递员,从小对邮递员怀有崇拜之情的莫富元,毫不犹豫地背着父母去报名,结果还真考上了。入职的时候局领导见莫富元年纪还小,就问他,小伙子,干邮递员很辛苦,能干下来吗?莫富元当场回答:“干得下,因为我喜欢邮递员这工作!”

一名邮递员的日常

刚开始,莫富元以为干邮递员是个简单轻松的活儿,理理邮件、送送信件。没想到扛的邮件大包比在老家干农活还重,一个包裹50公斤。每天6∶30就要开始工作,分拣1000多份报纸,捆绑邮件、规划路线,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就要花费四五个小时,然后出门送邮,每天一趟五六十公里的乡邮路线跑下来,骑自行车要花6个多小时,常常是天不亮出门,夜已深归家。不少工友干不了多久就走了,莫富元却咬牙坚持,只因心中那个最初的邮递梦想。

莫富元的两个邮包

要坚持,就得有一技之长;想长本事,就得学。怎么规划路线,更合理;报刊信件怎么分类,更科学;还有复杂的门牌地址也要反复熟记,老师傅教,莫富元跟着学,下了班还细琢磨、反复练。由于工作热情、用心,在乡邮路上锻炼几年后,单位将莫富元从乡邮调到城区邮路,负责龙里县城西段片区。这里集中了龙里县委、县政府和80%以上的县直机关单位,以及龙里北部工业园区的多家企业和个人用户,投递行程长,任务繁重。每天的投递量就达1600多件,服务用户400多户,邮件总重100余公斤,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刚踏上邮政路时的初心。据统计,莫富元平均每天服务的用户多达1000多户,要投递的邮件多达2000多份,出入上百栋楼,行程约51公里。仅2019年,就投递各类报纸杂志5.59万件,始终保持“零失误”和“零投诉”的骄傲业绩。

我愿为你翻山越岭

在旁人看来,送邮工作似乎是个单一的工作,其实简单的背后,却是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繁杂和坚持。27年来,让莫富元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呢?莫富元说:“我觉得应该是一种责任感,2002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,当时我的老班长对我说,小莫,共产党员就是老百姓的带头人、贴心人,是单位的排头兵,我们不管做啥事,都一定要讲党性、勇担当,把本职工作做好,把老百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。邮政工作虽然不起眼,却是人民群众每天需要的服务,所以我们应该用心用情地去做。只要用心用情,就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。”

这句话,在乡邮路上的那几年,让莫富元深有感触。那时候,龙里县乡村道路比较崎岖,偏远村庄的人们最期盼看到邮递员的身影,他们送来的不仅是远方亲友的惦念,更承载了一份精神寄托。在送邮过程中,让莫富元暖心的是,大家都把他当成家人来看待。“我这个片区有个叔叔,现在已经有70多快80岁了,当时我去村里给大家送邮件的时候,他会把家里的备用钥匙放在木房子的柱子下面。他对我说,小莫,如果你来了我们不在家,钥匙就在那个柱子下面,你拿钥匙把门打开,自己进去吃饭,碗柜里什么都有,你吃了只管走就行了。当时还是感到特别欣慰的。”尽管已经过去十几年了,现在提起和乡亲们相处的情景,莫富元还是会感到很温暖。

莫富元(左)与用户

尽力让“死件”复活

因对邮政事业格外热爱,莫富元对这份工作也格外的“执拗”。邮政投递工作最怕的是产生“死件”。所谓“死件”,就是由于机构和人事变动导致的很多无人接收的报刊和信件。每当遇到这种情况,不管有多难,莫富元都没有将“死件”退回,而是尽力去寻找,只要有一线希望,都一定要让“死件”复活。20多年的投递过程中,在他手上复活的“死件”就有上百件。

2003年5月9日,一封从台湾寄到龙里县西关坡的信件直到天黑还没有找到收件人。信封上的繁体字,让莫富元本能觉得这封信很重要。为了把这封信尽快送到收件人手中,莫富元推着自行车,忍着饥饿,顶着夜色挨家挨户询问。

那时候龙里县西关坡正改道拆迁,许多住户已经搬走,直到深夜,信件依然没有送出。但莫富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,他连续多日挨家挨户敲门打听,大概找了四五天,终于找到收件人——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。当莫富元把信件交到收件人手中时,老人激动地哭了,原来寄信人是与老人分离了近60年的亲哥哥。老人紧紧拉着莫富元的手说:“小伙子,太感谢你了,这是我失散多年的哥哥,原以为这辈子再也联系不上他了,是这封信让我们重新取得了联系啊。”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,让莫富元如释重负。“通过一封信让失散多年的两兄妹联系上,我现在想起这件事,依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。”莫富元说。

最特别的荣誉

参加工作以来,莫富元获得各种表彰28次。其中,有三枚奖章让他倍加珍藏,分别是2010年获得的贵州省劳动模范奖章,2020年获得的全国劳动模范奖章,2021年获得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奖章。

莫富元说,2010年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,让他重新理解了“劳模”这两个字的含义,不仅仅是工作要做到认真负责,更要起到带头引领作用。2015年,莫富元建立了自己的“劳模创新工作室”,通过一对一的劳模授课,带动、培养了多名业务技术骨干。工作室先后提出包块业务工作流程简化、操作方式调整、人员分工变化等方案,使龙里县邮政分公司分拣效能提升40%以上。在“劳模创新工作室”引领下,龙里邮政发展速度加快,服务满意度从2017年的95.3%提高到2019年的98.2%;寄递业务量从全州末位到现在的全省前列。

莫富元的三枚奖章

2020年11月,莫富元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,在人民大会堂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,那是他一生难忘的高光时刻,也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。

过去十年,莫富元努力奔跑在邮政路上。未来十年,他说,他的脚步依然不会停止。“我的工作室还要做很多事情,比如说在乡村振兴、快递进村的项目上,还有许多工作要做,争取服务好快递下乡‘最后的一公里’,把包裹送到老百姓的手里。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实施了,我们将联合一些私营快递企业,把这些包裹集中到我们这里来,把它们配送到每个村寨里面去。这是邮政的优势,也是邮政的责任!”

扫码收听专访莫富元音频

《十年,二十人——黔行中国梦》选取来自贵州不同行业、不同年龄的20个具有代表性的采访对象,讲述他们从2012年到2022年这十年间的变化与收获,呈现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个人梦想与行业梦想。其中有安于大山的非遗传承人、有搏击商海的年轻创客、有见证乡村脱贫与振兴的乡村能人……

该书是一本融合出版物,附有与书中各位采访对象相关的音频、视频内容。
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方式 版权合作

贵州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O2018 WWW.GZRMCB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北路国际会展中心SOHO区D1栋A座

电话: 0851-86828770 传真: 0851-86828770

备案许可证号:黔ICP备16007285号-1 黔新出网版准字第82号

贵公网安备5201032000406号